【记者节・在现场】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3 08:01

记者,欧博官网记录者。在金秋十月的丰收现场、在充满科技感的大型展会现场、在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后现场、在每一个突发新闻的报道现场……记者都在现场见证着每一个瞬间。

2022年7月-10月,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

在水稻田里,记者对种植户进行采访。

黑龙江频道采编团队深入一线,先后采写、发布《【大时代】牡丹江:“大粮食”做出餐桌大文章 “新农旅”书写乡村新诗篇》《【大时代】佳木斯:黑土地守好“龙江粮仓” 云科技端牢“中国饭碗”》两篇稿件,欧博报道被众多媒体转载转发。

在此次系列报道中,我作为主力记者,全程参与了采访。我们深入乡村,看乡村振兴为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在牡丹江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让村里人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过去靠采山维持生计的郑淑珍夫妇,欧博娱乐在村里开起煎饼铺,郑淑珍大姐边介绍自己家的煎饼,边感叹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旺,“过去我们就靠采山货为生,一年到头都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旅游大巴开进村子里,欧博allbet我靠着我的煎饼摊生活越来越好了。”

像郑淑珍大姐一样依靠“乡村旅游”变富裕的村民不在少数,从和他们的攀谈中,从他们质朴的笑容里,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于自己现在生活的满足,并且乐在其中。听着村民们的描述,我心里也为他们感到高兴,这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并不是一句口号,它让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在佳木斯,我们闻着稻香,穿梭于田间,我们感受着农业的魅力,更感叹于科技为农业带来的便利。

田间的大型机械化作业让过去一个月才能干完的活,缩减到了十天;一块块成行成片的稻田地在航拍无人机的镜头里,美得仿若一幅油画;听过“智慧农场”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今后的农民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操作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此外,黑龙江频道采编团队还特别关注“小人物”的生活,接连策划了“城市守望者”“最美巾帼种粮人”等系列报道。从退伍军人的骑手人生到百年老站安检员的温情故事,从返乡创业的“种米姑娘”到勇?现代化农业新路的种粮“女状元”,我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的故事,他们如一颗明星,在各自的生活中闪闪发光。

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每一次走基层、去一线对我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经历,也许这就是“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记者,不仅是倾听者,也是时代的记录者。(央广网黑龙江频道记者马俊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