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举办庆祝第24个中国记者节表彰活动暨青年记者好作品研讨会,众多记者编辑齐聚一堂,分享获奖的喜悦,畅谈工作经验。
活动对荣获2023年度各类新闻奖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过去一年中,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记者编辑们屡获殊荣,包括第32届上海新闻奖三等奖、2023年中国教育期刊优秀作品三星奖、上海市报协2023年度践行“四力”新闻作品评选中的多个奖项,以及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树人奖”等。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辛勤付出,也见证了他们在教育新闻领域的卓越成就。
现场,三位青年记者代表分享了他们在采编工作中的经验与思考。
“第一教育”新媒体部门的曹轶姗用“专业、有趣、转型”总结了新媒体稿件创作中频出佳作的关键。她强调,教育传媒人应善于抓住教育政策硬新闻中的关键点,关注用户需求,紧跟媒体转型步伐,打造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的新媒体产品。
东方教育时报记者徐瑶君凭借作品《小学生版“吐槽大会”:“别凶”和“公平”成热点》荣获第32届上海新闻奖三等奖。现场,她分享了如何与学校和编辑老师紧密合作、精心策划选题。通过记者的深度参与,成功实现了以孩子的视角为切入点的报道,这一经验让她深感,在新闻报道中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深入倾听教育的真正需求。
学生媒体发展中心的李熳介绍了“强国有我·招考育人”系列作品的策划和执行过程,编辑部通过内部制度建设、加强外部合作,确保为读者提供真实、专业、权威的教育资讯,充分展现了教育传媒人对职责的坚守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现场,专家聆听了三位青年教育传媒人的分享,给出了高度评价。《成才与就业》杂志原副总编姚明强表示,在他们身上,看到一批青年教育传媒人践行和传承新闻理想,他们心中有大局,眼中有读者,心中有方法。年轻教育传媒人的成长离不开部门领导对他们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姚明强建议总社加强对部主任的培养,激励团队中的个人脱颖而出,同时加强跨部门的业务交流,实现新的发展。
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施文龙首先为记者送上节日的祝福。他表示,通过三位青年记者的交流分享,他深深感受到教育传媒人的专业、活力和创意。期待《上海教育》、“第一教育”等媒体能够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区县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发出更响亮、更有力的声音。
上观新闻主编、上海市教育学会教育传播专委会副主任徐瑞哲以线上方式参与了此次点评。对于三位教育传媒人的作品,他给予了“有新意、有创意、有心意”的高度评价。他表示,希望能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寻找到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最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对总社全体教育传媒人提出四点期望:一要提升职业底气,增加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二要端正职业态度,深入基层、走在一线,注重专业成长;三要改进工作作风,以探究的态度做好每一次内容生产;四要坚持学习创新,提升全媒体传播的专业能力。
摄影 | 谈乐达
关注“第一教育”